|
知乎神文章推荐:

[1]张园园,万莹.浅谈乌兹别克斯坦音乐对新疆维吾尔民族音乐的影响[J].黄河之声,2015(01):83.
[2]周骏.中国电影音乐中民族风格的构成模式[J].黄河之声,2015(01):115-116.
[3]付李凝.基于民族音乐传承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——以山东省冠县为例[J].黄河之声,2015(01):52-55.
[4]束霞平.满蒙汉民族融合下清代皇家仪仗音乐制度的承继[J].民族艺术研究,2014,27(06):62-67.
[5]霍萍,秦婉丽.鄂伦春民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研究[J].兰台世界,2015(01):136-137.
[6]赵凌.少数民族音乐走进地方院校刍议——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水族音乐教学为个案[J].当代音乐,2015(01):44-46.
[7]白秀英.民族打击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[J].科技资讯,2015,13(01):168.
[8]宋蓓.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——城市化背景下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音乐文化保护困境与对策[J].艺术教育,2015(01):99-100.
[9]颜妍.承前启后薪尽火传——第四届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简述[J].艺术教育,2015(01):113.
[10]博特乐图.高校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传承人?——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传承班的探索[J].人民音乐,2015(01):57-60.
[11]陈敏红.中国原创音乐剧中民族舞蹈的运用[J].北京舞蹈学院学报,2014(06):94-97.
[12]徐绍贵.藏族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研究[J].长春教育学院学报,2014,30(19):94-95.
[13]鄂明晶.阐述呼伦贝尔“三少”民族民间音乐[J].音乐时空,2014(24):70-71.
[14]袁雅丽.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民族乐器的运用[J].大众文艺,2014(24):239-240.
[15]陈月青.民族音乐:人类文化的精神折射[J].民族音乐,2014(06):18-21.

[16]刘超.云南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和市场价值[J].民族音乐,2014(06):30-32.
[17]黎小龙.云南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合唱创作技法的融合——女声合唱曲《崴萨啰》赏析[J].民族音乐,2014(06):77-78.
[18]罗丹阳.高校民族音乐理论教学改革措施分析[J].民族音乐,2014(06):118-119.
[19]陈霞.少数民族地区少儿音乐艺术培训之我见[J].民族音乐,2014(06):126-127.
[20]王斐.“出生入死”之他解——试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探讨[J].太原大学学报,2014,15(S1):92-94.
[21]周景春.音乐传播方式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影响[J].晋中学院学报,2014,31(06):28-32.
[22]黄国荣.内蒙古东部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比较研究[J].赤峰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4,30(24):219-220.
[23]袁春.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述评[J].云南艺术学院学报,2014(04):70-74.
[24]卢靓.浅析中国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元素[J].才智,2014(36):310.
[25]葛姝亚.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[J].贵州民族研究,2014,35(12):68-71.
[26]苏新尧.刍议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[J].戏剧之家,2014(18):78.
[27]秦伟.从日本动漫音乐中看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[J].戏剧之家,2014(18):83-84.
[28]杨建琴.电影音乐中民族音乐的应用浅析[J].戏剧之家,2014(18):123-124.
[29]张曼.民族音乐元素在歌剧《党的女儿》中的运用[J].大舞台,2014(12):11-12.
[30]陈磊.论民族音乐的情境设置与感情叙事——以电影《勇敢的心》中的苏格兰配乐为例[J].大舞台,2014(12):104-105.

[31]杨娇娇.新疆哈萨克族“黑走马”音乐的变迁——兼论对游牧民族民间音乐记谱的反思[J].新疆艺术学院学报,2014,12(04):30-34.
[32]刘滔,姜献生.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对高职学生素养提升的内在机理探究[J].高教论坛,2014(12):121-123.
[33]雷桂榕.视觉化传播视阈下高校民族音乐教学的创新初探[J].民族教育研究,2014,25(06):68-71.
[34]张波,林俊.浅谈和思考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[J].艺术科技,2014,27(12):260.
[35]博雅杰.新疆世居民族仪式音乐的研究现状与述评[J].伊犁师范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33(04):46-48.
[36]姬文革.宁夏民族民间音乐与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原则[J].音乐时空,2014(23):36-37.
[37]苏晓琳.浅论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[J].音乐时空,2014(23):93.
[38]窦伟.中国民族音乐审美的重要形式[J].音乐时空,2014(23):94.
[39]孙雁雁.浅谈普通高校开设中国民族音乐公选课的必要性[J].音乐时空,2014(23):95.
[40]刘佳彬.民族管弦乐《醉卧南山》音乐形象分析[J].艺术探索,2014,28(06):65-66+75.
[41]石尧尧.论高等民族声乐教育中学生的音乐素质问题[J].乐府新声(沈阳音乐学院学报),2014,32(04):211-214.
[42]张潇雨.从城市民族音乐学看蓝草音乐在上海的发展[J].乐府新声(沈阳音乐学院学报),2014,32(04):13-19.
[43]黄凰.田野工作在当代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——以民族声乐为例[J].江西社会科学,2014,34(12):239-242.
[44]刘滔,熊羽.将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职学生素养提升的途径与策略[J].教育教学论坛,2014(50):230-231.
[45]龙华云.历史视域下少数民族音乐与文化的关系研究[J].贵州民族研究,2014,35(11):87-90.

[46]张爱民.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传播困境及其路径创新[J].贵州民族研究,2014,35(11):91-94.
[47]李雨佳.关于音乐宗教性、社会性与民族性的思考——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世俗化进程研究[J].贵州民族研究,2014,35(11):104-107.
[48]陶红.我注定要做音乐人——访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比赛“园丁奖”获得者周桃桃[J].乐器,2014(12):60-61.
[49]张宝华.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(之十)民族音乐(四)——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[J].音乐生活,2014(12):71-72.
[50]刘婷婷.《中国民族音乐》课程在地方高等师范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[J].音乐生活,2014(12):88-89.
[51]柴雨青.从“请上来、送下去”谈起——浅议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方式[J].艺术教育,2014(12):58-59.
[52]王铁.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的主要民族风格趋势[J].齐鲁师范学院学报,2014,29(06):152-155.
[53]欧阳平方.总结经验理论反思规划展望——“纪念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四届年会”述要[J].人民音乐,2014(12):48-51.
[54]施咏,陈思娟.“罐装中乐”——香港喜剧、武侠电影配乐中民族音乐元素运用研究[J].人民音乐,2014(12):75-78.
[55]董光军.复兴还是衰退——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适应与发展的思考[J].扬州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4,18(06):111-117.
[56]吕彬.民族文化中的音乐表现——抚州采茶戏音乐文化的研究[J].音乐时空,2014(22):79-80.
[57]蔡新梅.音乐教学中关于民族音乐鉴赏的重要性[J].音乐时空,2014(22):136.
[58]于玲.对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问题的思考[J].赤峰学院学报(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35(11):225-226.
[59]曹莉芳.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方式探讨——以“民族乐器与作品欣赏”为例[J].美与时代(下),2014(11):71-73.
[60]姜涛.浅析戏曲音乐同中国其它民族音乐体裁的共性与个性[J].美与时代(下),2014(11):63-65.

[61]王会,夏从亚.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当代发展问题探讨[J].广西社会科学,2014(11):190-193.
[62]李军磊.湘西少数民族音乐与体育舞蹈创意融合开发研究[J].现代经济信息,2014(22):460-461.
[63]李军.论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影响[J].戏剧之家,2014(16):63.
[64]陈芳.黎英海钢琴伴奏音乐的民族特色[J].科教文汇(中旬刊),2014(11):122-123.
[65]林南.柴可夫斯基钢琴音乐中的民族情结[J].大舞台,2014(11):123-124.
[66]常晶晶.民族音乐视野下燕赵音乐文化历史考略及其传承[J].唐山师范学院学报,2014,36(06):75-78.
[67]廖莎.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琵琶艺术发展的影响——以现代琵琶创作为例[J].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41(06):153-156.
[68]李建军.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(2014)剪影[J].音乐学院学报,2014(04):2+145.
[69]高嘉黛.世界民族音乐教育与多元化观念的构建[J].陇东学院学报,2014,25(06):135-137.
[70]黄柯瑕,黄乃星.论地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[J].大众文艺,2014(21):59.
[71]刘应,王小双.中国民族舞蹈元素融入竞技健美操的优势性分析——以民族舞蹈、服饰、音乐为例[J].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4,37(06):601-604.
[72]郭昕.扬“中国梦”之传统——访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艺术总监和云峰教授[J].音乐时空,2014(21):16-20.
[73]陈音璇.强化记忆分享传承——记首届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”开幕仪式暨活动庆典[J].音乐时空,2014(21):27-28.
[74]秦叶.阿坝羌族民族音乐劳动歌曲研究[J].音乐时空,2014(21):44.
[75]李月.高师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[J].音乐时空,2014(21):106.

[76]吴迪.浅析中国民族音乐市场化之路[J].音乐时空,2014(21):115.
[77]许涛.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[J].音乐时空,2014(21):141-142.
[78]赵静.浅论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[J].音乐时空,2014(21):159.
[79]陈文佩.论独龙族音乐的元素构成及美学价值——评《中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考源》[J].当代教育科学,2014(22):68.
[80]杨嵩.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纳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音乐教学的探索——以黔西北地区彝苗音乐进课堂为例[J].歌海,2014(06):112-115.
[81]张伯瑜.论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音乐本体分析:结构与认知[J].南京艺术学院学报(音乐与表演),2014(04):1-7+91-92+175-176.
[82]杨曦帆.1964年:观念的分界线——思考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轨迹[J].南京艺术学院学报(音乐与表演),2014(04):8-12+7.
[83]耿学刚.开发利用科尔沁音乐文化资源建设民族高校特色课程——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为例[J].民族高等教育研究,2014,2(06):65-69.
[84]刘畅.内蒙古高校加强本土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思考[J].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40(06):103-104.
[85]刘然.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价值探析[J].民族高等教育研究,2014,2(06):81-84.
[86]吴少静.“跨界”概念中的“历史民族音乐学”思考[J].民族艺术,2014(06):157-161.
[87]王齐伟.一场具有浓郁阿拉善风情的视听盛宴——民族音乐剧《阿拉善传奇》赏析[J].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,2014(11):41.
[88]陈光芬.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借鉴和运用地方民族音乐[J].戏剧之家,2014(15):78.
[89]文蕾.王光祈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[J].兰台世界,2014(31):96-97.
[90]李静.浅析国内电影民族音乐实践之流变[J].电影文学,2014(21):146-147.

[91]周兴国,康凤伟.学校教育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对接[J].艺术教育,2014(11):72.
[92]程炳杰.扎根民族音乐文化探索现代音乐风格——评琵琶协奏曲《坐看云起》[J].人民音乐,2014(11):38-41.
[93]孙锐.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香港喜剧、武侠电影配乐中的运用[J].吉林艺术学院学报,2014(05):11-13.
[94]何英琴.甘肃少数民族音乐的瑰宝——甘肃“花儿”[J].大众文艺,2014(19):135.
[95]和金花.略谈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的民族音乐教学[J].赤子(上中旬),2014(20):142-143.
[96]牛欢,万莹.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教学[J].黄河之声,2014(19):50.
[97]周小雨.论国际音乐交流中民族风格的重要性——记“波罗的海音乐节”[J].黄河之声,2014(19):76.
[98]徐青.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[J].黄河之声,2014(19):77.
[99]张赢.以新视野传承中国民族音乐之美——听《月出》有感[J].黄河之声,2014(19):91-92.
[100]李沐徽.关于音乐教学中民族乐器运用的现状及研究[J].黄河之声,2014(18):76-78.
[101]胡谦平,赵肖.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[J].黄河之声,2014(18):79.
[102]万莹,牛欢.浅析民族音乐在乐器中的应用[J].黄河之声,2014(18):82.
[103]朱长莉.优美精致的民族钢琴复调小曲——陈铭志《钢琴复调小曲11首》歌曲改编钢琴复调作品音乐分析[J].黄河之声,2014(18):90.
[104]李鸣乐.让悠扬的民族之音充满音乐课堂——谈小学音乐课堂二胡教学几点经验[J].黄河之声,2014(18):37.
[105]板俊荣.从民族音乐学“主体观”和“多位网”的视野看阿炳研究[J].南京晓庄学院学报,2014,30(05):97-100.

[106]孟凡玉.畲族起源新说——基于浙江畲族民歌“景宁调”的民族音乐学探索[J].音乐研究,2014(05):91-99+122.
[107]杨艺.论民族打击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重要性[J].黄河之声,2014(17):10.
[108]李虹.试论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校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[J].黄河之声,2014(17):12-13.
[109]钟颖.基于民族音乐传承下促进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[J].黄河之声,2014(17):83.
[110]王晋忠.汉乐府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——浅谈如何使中国民族音乐焕发生机[J].黄河之声,2014(16):52-53.
[111]雷馥伊.浅谈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引入到中学课堂的探索[J].黄河之声,2014(16):68-69.
[112]吕海莲.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探究[J].黄河之声,2014(15):25.
[113]张倩倩.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——以艺术歌曲《一杯美酒》为例[J].黄河之声,2014(15):50.
[114]荆芳.论肖邦音乐作品的民族特性[J].黄河之声,2014(15):113.
[115]龙晓匀.民族音乐的创新与超越——张朝二胡协奏曲《太阳祭》音乐评析[J].中国音乐,2014(03):134-140.
[116]丁旭东.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——2013全国艺术院校院(校)长论坛侧记[J].中国音乐,2014(03):244-247+9.
[117]张艳红.提升民族音乐经济价值的思考[J].经济视角(上旬刊),2014(07):52-53+84.
[118]许静,崔永平.从文化角度谈民族民间音乐与幼儿教育的融合[J].赤子(上中旬),2014(09):184.
[119]周显宝.文化视野中的“身心救护”——医学民族音乐学的历史、现状与未来(下)[J].音乐研究,2014(03):92-102.
[120]毛美娜.“原生态”艺术创作的“三态”——评《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》[J].中国教育学刊,2014(05):116.

[121]陈勇.高师院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[J].兰州教育学院学报,2014,30(02):111-112.
[122]克里萨拉·哈里森,陈心杰.应用民族音乐学:认识论,方法论与实践[J].音乐学院学报,2014(01):46-56.
[123]雷胜慧.解析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[J].戏剧之家(上半月),2014(02):90.
[124]刘锡津.为爱好音乐的“老百姓”而作——《北方民族生活素描》创作思考[J].人民音乐,2014(02):25-27.
[125]张文敏.读《聆听中国:56个民族的民间音乐遗产》[J].人民音乐,2014(02):94-95.
[126]刘玉龙.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——以界首渔鼓传承为例[J].枣庄学院学报,2014,31(01):99-100.
[127]刘畅.关于北方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保护与传承[J].音乐时空,2014(02):98-99.
[128]任红军.国殇荡气润物有声——评《新文化运动时期“音乐闯将”王光祈与西南地区民族音乐》[J].曲靖师范学院学报,2014,33(01):126-128.
[129]梁斐.论民族音乐教学中民族情感的培养[J].大舞台,2014(01):213-214.
[130].论我国民族音乐的独创性[J].大舞台,2014(01):157-158.
[131]张艺帆.普通高校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讨[J].大众文艺,2014(01):239-240.
[132]伍国栋.音乐学的学科跨界研究——以民族音乐学为例[J].音乐研究,2014(01):17-23.
[133]刘锦.视唱视角下的甘肃民族音乐教学[J].艺海,2014(01):172.
[134]乌兰齐齐格:为民族而歌传承音乐传承信仰[J].音乐时空,2014(01):22.
[135]王丽华.浅议在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——以宁夏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本科生马宏伟毕业音乐会演唱为例[J].音乐时空,2014(01):44-45.

[136]钱晨,刘绮.从教育视角解析中国民族音乐发展[J].音乐时空,2014(01):52+81.
[137]杨民康.由反本质到臧否表象:民族音乐学后现代转型之路——兼论当代音乐民族志的语境研究观[J].音乐探索,2014(01):18-25.
[138]杨殿斛.音乐即文化:音乐民族志田野作业反思[J].音乐探索,2014(01):26-33.
[139]蒂莫西·赖斯,魏琳琳.民族音乐学中音乐与认同的反思[J].音乐探索,2014(01):49-58.
[140]黄志强.从龚琳娜“新风格”音乐看民族声乐教学[J].音乐时空,2014(01):129.
[141]朱佳.琼台两岸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[J].边疆经济与文化,2014(01):166-167.
[142]吉文莉.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[J].音乐创作,2014(01):134-136.
[143]陈娟.探析民族音乐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影响[J].教育教学论坛,2014(02):119+117.
[144]畅志华.民族音乐语言中的美学意义[J].戏剧之家(上半月),2014(01):56.
[145]刘培发.浅析电影《布拉格之恋》中的民族音乐艺术[J].电影文学,2014(01):146-147.
[146]李夏.总结当下,展望未来——中国民族音乐学发展趋向之我见[J].艺术教育,2014(01):62-63.
[147]高淼.在继承中求发展的民族音乐[J].艺术教育,2014(01):64.
[148]徐金阳.方法、逻辑与概念——论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话语系统的构建[J].人民音乐,2014(01):54-57.
[149]第九届中国音乐“金钟奖”声乐(民族)比赛金奖获得者黄训国[J].人民音乐,2014(01):98.
[150]宋唐.文化视角下的民族音乐——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思路与方法的思考[J].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,2013,34(05):126-132.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