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3
新手上路
使我们(至少我)感到震惊的是,在西方文明的头5000年里,妇女的两腿之间除了自然的皮毛之外,竟然什么东西也没有。“直到18世纪晚期,(妇女的)内衣才只有一些罩衣,或者换洗衣(紧身胸衣)和很重要的、各种各样的衬裙,”这是威勒及卡宁顿所著之《内衣史》里的话。可是,两腿之间却什么也不穿。 最早一批穿束裤的妇女,实际上是由于18世纪的一项法律规定才这么做的。1727年,一位女芭蕾舞演员的裙子被舞台布景上的一个东西挂住了。她的春光大泄导致巴黎通过了一项治安规定,即,“女演员或者舞女不着束裤不得登台表演。” 《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-被我们忽略的真实故事》 [美]理查德·扎克斯
王小波《欣赏经典》: 有个美国外交官,二三十年代在莫斯科呆了十年。他在回忆录里写道:他看过三百遍《天鹅湖》。即使在芭蕾舞剧中《天鹅湖》是无可争辩的经典之作,看三百遍也太多了,但身为外交官,有些应酬是推不掉的,所以这个戏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,看到后来很有点吃不消。我猜想,头几十次去看《天鹅湖》,这个美国人听到的是柴科夫斯基优美的音乐,看到的是前苏联艺术家优美的表演,此人认真地欣赏着,不时热烈地鼓掌。看到一百遍之后,观感就会有所不同,此时他只能听到一些乐器在响着,看到一些人在舞台上跑动,自己也变成木木痴痴的了。看到二百遍之后,观感又会有所不同。音乐一响,大幕拉开,他眼前是一片白色的虚空——他被这个戏魇住了。此时他两眼发直,脸上挂着呆滞的傻笑,像一条冬眠的鳄鱼——松弛的肌肉支持不住下巴,就像冲上沙滩的登陆艇那样,他的嘴打开了,大滴大滴的哈喇子从嘴角滚落,掉在膝头。就这样如痴如醉,直到全剧演完,演员谢幕已毕,有人把舞台的电闸拉掉,他才觉得眼前一黑。这时他赶紧一个大嘴巴把自己打醒,回家去了。后来他拿到调令离开苏联时,如释重负地说道:这回可好了,可以不看《天鹅湖》了。 对一部作品不停地欣赏下去,就会遇到这三个阶段。在第一个阶段,你听到的是音乐,看到的是舞蹈——简言之,你是在欣赏艺术。在第二个阶段,你听到一些声音,看到一些物体在移动,觉察到了一个熟悉的物理过程。在第三个阶段,你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,最终体会到芭蕾舞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,不过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已。从艺术到科学再到哲学,这是个返璞归真的过程。
“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及至后来,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而今得个休歇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” ——《五灯会元》卷17《惟信》
使用道具 举报
0
4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