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舞九天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5|回复: 2

看芭蕾别只看人家的底裤啊O__O "…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1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3-3-30 21:39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本文是我之前为天津大剧院公众号写的宣传,当时想着自己弄个小专栏叫《瞎说小剧院》或者《高冷嘿嘿嘿》。以幽默调侃的方式写点剧院演出相关的内容。虽然写了几篇就没坚持哈哈

瞎 说 小 剧 院 — 。 <

今天的话题是:

为什么跳芭蕾舞要把底裤露给观众看?



人家辣么辛苦地在挥洒汗水,
你却只看见露出来的底裤!


知乎上有人曾对这个问题神回复:
为什么你打篮球的时候
总是要把腋毛露给别人看?

芭蕾舞裙为什么这样设计?

在17世纪法国宫廷芭蕾时期,芭蕾舞是国王和王后的私人娱乐活动,所以芭蕾舞裙十分繁复、华丽。那时的芭蕾舞裙是由厚重的金属支架撑起来的tutu裙。


到了18世纪浪漫主义芭蕾时期,芭蕾舞裙风格开始轻盈飘逸、热情奔放。因为在产业革命及战争带来的苦难面前,人们渴求看见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、美丽的、虚无的世界。

代表舞剧:《仙女》、《吉赛尔》、《葛蓓莉娅》。

前方高能预警:示例图片来自天津大剧院演出剧照!



2015.4.22 :英国国家芭蕾舞团《葛佩莉亚》”圈儿姐“塔玛拉·罗霍

在某种程度上说,芭蕾舞者很像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高手士,最好的舞者跳起来那都是身轻如燕,男舞者举起女舞者就像举了片树叶一样毫不费力。抛上抛下就跟闹着玩儿是的,满足了多少女生对当个瘦子的幻想。




下图属于危险动作,不要让你男朋友试,分手了不负责。



2014.12.15 《福金编舞芭蕾集锦—仙女们》”芭蕾航母“: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

18世纪时,随着人们观念的开放、眼光的提升,芭蕾的编舞动作也越来越丰富,演员需要完成各种技巧性动作,穿着又大又蓬的裙子显然活动不开,而且裙子被勾到的话,她们里面可是没有穿内裤的!

对,十八世纪以前,
人们是不穿内衣内裤的。

使我们(至少我)感到震惊的是,在西方文明的头5000年里,妇女的两腿之间除了自然的皮毛之外,竟然什么东西也没有。“直到18世纪晚期,(妇女的)内衣才只有一些罩衣,或者换洗衣(紧身胸衣)和很重要的、各种各样的衬裙,”这是威勒及卡宁顿所著之《内衣史》里的话。可是,两腿之间却什么也不穿。

最早一批穿束裤的妇女,实际上是由于18世纪的一项法律规定才这么做的。1727年,一位女芭蕾舞演员的裙子被舞台布景上的一个东西挂住了。她的春光大泄导致巴黎通过了一项治安规定,即,“女演员或者舞女不着束裤不得登台表演。”

《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-被我们忽略的真实故事》
[美]理查德·扎克斯


所以,经过多番改良,就有了现在大家常见的这样的芭蕾舞裙。



2013.10.3—5 :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《天鹅湖》“世界第一白天鹅”:洛帕金娜

是不是很清爽?
虽然大部分人对芭蕾服装的唯一印象只有《天鹅湖》,但由于现代芭蕾舞剧的蓬勃发展,芭蕾舞裙的种类简直不要太多:

▼长裙
2013.10.1—5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



▼连体衣
2015.3.8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 《浮士德》:



▼复古tutu裙风格
2014.12.30—31
慕尼黑格特讷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《睡美人》




▼古装风格

2014.10.8,北京当代芭蕾舞团《莲》



▼阿拉伯风格
2014.12.15 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
《福金编舞芭蕾集锦—天方夜谭》



▼魔幻童话风格
2015.9.30-10.1 斯坦尼《灰姑娘》
光幕布就50个,现场美得鼻血直流啊






为什么会有很多露底裤的动作:

要是跳来跳去都是差不多的动作,是个人都会腻味的好吗。所以就要有更多不一样的、更高难度的动作来满足观众日渐刁钻的审美。这就要求服装能方便活动,越轻薄、越贴身越好。要是裹得像个球一样,你只能看到这个!



芭蕾动作欣赏
Passe:



Arabesque:



Attitude:




Grand Jete:





人是三维立体的,不是每次抬腿都能正好对着你看不见底裤的那一边。要按这么看,下面这男舞者是不是就没穿裤子?



你在想什么,你看到的就是什么。也许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太能'透过现象看本质”,所以电视台要给大卫像打马赛克吧!

虽然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,人类的所有艺术作品都是源自性幻想。

可如果芭蕾舞你全场只看见底裤,那也别浪费钱看演出了,毕竟一张门票也不便宜,多少还穿着衣服。不如回家看岛国教育片吧,直奔主题。

关于欣赏芭蕾,其实王小波也写的很有意思
王小波《欣赏经典》:
有个美国外交官,二三十年代在莫斯科呆了十年。他在回忆录里写道:他看过三百遍《天鹅湖》。即使在芭蕾舞剧中《天鹅湖》是无可争辩的经典之作,看三百遍也太多了,但身为外交官,有些应酬是推不掉的,所以这个戏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,看到后来很有点吃不消。我猜想,头几十次去看《天鹅湖》,这个美国人听到的是柴科夫斯基优美的音乐,看到的是前苏联艺术家优美的表演,此人认真地欣赏着,不时热烈地鼓掌。看到一百遍之后,观感就会有所不同,此时他只能听到一些乐器在响着,看到一些人在舞台上跑动,自己也变成木木痴痴的了。看到二百遍之后,观感又会有所不同。音乐一响,大幕拉开,他眼前是一片白色的虚空——他被这个戏魇住了。此时他两眼发直,脸上挂着呆滞的傻笑,像一条冬眠的鳄鱼——松弛的肌肉支持不住下巴,就像冲上沙滩的登陆艇那样,他的嘴打开了,大滴大滴的哈喇子从嘴角滚落,掉在膝头。就这样如痴如醉,直到全剧演完,演员谢幕已毕,有人把舞台的电闸拉掉,他才觉得眼前一黑。这时他赶紧一个大嘴巴把自己打醒,回家去了。后来他拿到调令离开苏联时,如释重负地说道:这回可好了,可以不看《天鹅湖》了。

对一部作品不停地欣赏下去,就会遇到这三个阶段。在第一个阶段,你听到的是音乐,看到的是舞蹈——简言之,你是在欣赏艺术。在第二个阶段,你听到一些声音,看到一些物体在移动,觉察到了一个熟悉的物理过程。在第三个阶段,你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,最终体会到芭蕾舞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,不过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已。从艺术到科学再到哲学,这是个返璞归真的过程。





最后,以唐代青原惟信禅师的一句话作为总结:
“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。及至后来,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。而今得个休歇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”
——《五灯会元》卷17《惟信》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3-3-30 21:39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写的这么赞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3-3-30 21:4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年看300遍?每10天看一遍?就算真的每十天看一部舞剧,也不至于全是天鹅湖吧,优秀的舞剧那么多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